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徽标释义:高瞻远瞩·继往开来
院标设计方案
![\](/__local/9/09/51/4C3ED2A61E857921346C990727F_3B5CE68E_7246.jpg?e=.jpg)
以上院标设计方案是经过征集、评选和修改最终确定的,确定时间为2013年1月。
院徽设计方案
![](/__local/D/05/96/A395BEFF011B27B5916FD9BE565_1CB446A6_1224F.jpg?e=.jpg)
![](/__local/F/A4/C0/5C3C73EFA08387EA948BEDF0466_C639C8E5_ECB2.jpg?e=.jpg)
上左图所示圆形徽标为在院标确定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的佩戴式院徽,增加了集毛体“武汉大学”和学院的创建年份“1956”,直径22.5mm,采用铜胎仿珐琅工艺制作,蓝色凹陷部分填珐琅,色值C100M35Y10K0,黄色凸起部分镀银色,背部配刺马针和高级卡帽,以便佩戴。该方案确定于2013年10月,首批成品在2013年10月19日首届遥感校友日活动中发放。
上图右所示圆形徽标为在佩戴式院徽确定的基础上,经过色彩调整和构图微调形成的,便于在会场、讲台等场合悬挂使用。
上图右所示圆形徽标为在佩戴式院徽确定的基础上,经过色彩调整和构图微调形成的,便于在会场、讲台等场合悬挂使用。
院旗设计方案
![](/__local/1/42/D1/049285AE527ED71893CFE6348FD_586C5200_31B9A.png?e=.png)
在综合评审委员会各位代表意见的基础上,把徽标释义总结如下:
院标释义:
1.院标构图创意源自两个熟悉的校园雕塑“慧眼”和“空中之舞”,有着强烈的校园文化和学科情结认同感;
2.院标形象地表现着传感器围绕目标物体进行非接触式探测并将目标物体的特征及其变化信息化的动态情景,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学院的学科属性——遥感和信息工程;
3.院标还形象地表现着学院人才辈出、立足中国、走向世界的人才培养属性和遥感师生团结奋斗、锐意创新、服务民生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属性;
4.院标整体形似人眼映出地球,可进一步引申为传感器的“千里眼”和大师们的“慧眼”,象征着慧眼识才、精心育人、提携后学、甘为人梯的精神,同时激励学院师生既要有放眼天下的国际视野,又要有展望未来的远见卓识;
5.院标中文名称标准字体采用王之卓先生手写体,意在纪念学院和学科创始人、首任系主任(院长)、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王之卓教授的同时,提醒全院师生铭记学院历史。
综上所述,我们将院标命名为“高瞻远瞩•继往开来”。
释义详解:
1.院标构图创意源自两个熟悉的校园雕塑“慧眼”和“空中之舞”,有着强烈的校园文化和学科情结认同感;
2.院标形象地表现着传感器围绕目标物体进行非接触式探测并将目标物体的特征及其变化信息化的动态情景,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学院的学科属性——遥感和信息工程;
3.院标还形象地表现着学院人才辈出、立足中国、走向世界的人才培养属性和遥感师生团结奋斗、锐意创新、服务民生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属性;
4.院标整体形似人眼映出地球,可进一步引申为传感器的“千里眼”和大师们的“慧眼”,象征着慧眼识才、精心育人、提携后学、甘为人梯的精神,同时激励学院师生既要有放眼天下的国际视野,又要有展望未来的远见卓识;
5.院标中文名称标准字体采用王之卓先生手写体,意在纪念学院和学科创始人、首任系主任(院长)、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王之卓教授的同时,提醒全院师生铭记学院历史。
综上所述,我们将院标命名为“高瞻远瞩•继往开来”。
释义详解:
1. 徽标构图创意源自两个熟悉的校园雕塑“慧眼”和“空中之舞”,有着强烈的校园文化和学科情结认同感;
![\](/__local/2/FE/92/59D89065F0811000A7D483399FB_D8AF1639_1677D.jpg?e=.jpg)
![\](/__local/F/83/6B/C912A2D59BC2DFAD69A1A6A26CA_27C234B7_19AC.jpg?e=.jpg)
2. 徽标形象地表现着传感器围绕目标物体进行非接触式探测并将目标物体的特征及其变化信息化的动态情景,比较全面地反应了学院的学科属性遥感和信息工程。
![\](/__local/0/A7/9F/6C67DC01A0C955C16BABBBCDF3A_63000609_2286.jpg?e=.jpg)
![\](/__local/C/51/26/DDDB61F16CFADB97B1A51F90EF9_0174A34E_23D2.jpg?e=.jpg)
两条弧线把空间划分为两蓝三白的区域,由近及远分别代表着不同距离的遥感平台,包含但并不局限于地面遥感、低空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
![\](/__local/3/21/B7/36C4228E05C6DDB9089EFDBF829_FE6A9546_2137.jpg?e=.jpg)
![\](/__local/2/21/AA/CC01709B9522A18F600E9B45A69_EA3C3F56_28EB.jpg?e=.jpg)
由多个二值色块构成的开放式球体,代表着被探测的目标物体,并经过遥感信息工程的方法解析、解译成可知、可视、可存储、可应用的数字星球,进而服务人类智慧生活,球体代表的被探测对象包含但不仅限于地球空间,可以扩展到月球、火星等等。
![\](/__local/5/33/EB/03CF1DC79F63D7CF1FBCE324637_764836F2_204A.jpg?e=.jpg)
![\](/__local/8/BA/D8/EBF181D21D3B4A084C8C56C3195_522AF59C_5F44.gif?e=.gif)
![\](/__local/B/7F/8A/0C5887F7957FAAC276E415E4871_1D65D86C_30F8.jpg?e=.jpg)
![\](/__local/4/9E/32/30801C418440E316ECB4E4B231E_DD27A084_58C2.jpg?e=.jpg)
3. 徽标还形象地表现着学院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属性:如果把不同色块组成的球体比作在校学生,水波荡漾似的两道弧线则象征着学院人才辈出、立足中国、走向世界;如果把球体比作团结奋斗的遥感师生,两道弧线亦可寓意学院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有着强烈的辐射作用。
![\](/__local/4/D1/0B/CB067783AEB27C17C5445642449_7E0D99D3_7338.jpg?e=.jpg)
4. 徽标整体形似人眼映出地球,可进一步引申为传感器的“天眼”、“千里眼”,即在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感知目标物体的特征,从另一角度诠释和契合学院的学科属性;还可进一步引申为学院培养人才的“慧眼”,象征着老师们慧眼识才、精心育人、提携后学、甘为人梯的精神。“慧眼”加“千里眼”则激励学院师生既要有放眼天下的国际视野,又要有展望未来的远见卓识。
![\](/__local/8/46/F2/01BFBA1B0B57F876261BE38018A_54B4CDEA_56C0.jpg?e=.jpg)
![\](/__local/A/42/C8/862A66A40C1B624B2CDC583DD0A_24F1CED4_6116.jpg?e=.jpg)
5. 徽标图案采用蓝色为标准色,代表着遥感人的宁静——学术潜心、智慧——人情练达。
![\](/__local/0/06/6D/F432DA2995CB86238D909F0CAF3_231AD4B1_3030.jpg?e=.jpg)
6.
徽标中文名称标准字体采用王之卓先生手写体,意在纪念学院和学科创始人、首任系主任(院长)、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王之卓教授的同时,提醒全院师生铭记学院历史。
![\](/__local/8/F5/FD/69525BBA69F7B8B3CE153514229_E8E5E185_5024.jpg?e=.jpg)
7. 徽标英文名称标准字体采用Arial英文字体,具有国际气息。
8. 整个徽标和中英文标准字结合,美观、大方、有动感、易识别。
9. 综上所述,我们将徽标命名为“高瞻远瞩·继往开来”。
![\](/__local/9/09/51/4C3ED2A61E857921346C990727F_3B5CE68E_7246.jpg?e=.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