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6日,“遥感+文化遗产”沙龙活动在学院成功举办,历史学院张昌平教授、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王少华副教授担任本次沙龙嘉宾。共青团武汉大学委员会书记黄鑫、遥感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张永军、副院长龚龑等出席活动,来自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历史学院、弘毅学堂的师生们参加了本次活动。遥感信息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主任孟小亮教授主持活动。
张永军院长对活动首先致欢迎辞,勉励各位同学们要努力培养创新意识,表示学院与学校会为同学们积极搭建平台,提供优质的资源。
黄鑫书记为在致辞中表示,希望有更多的师生参与到“互联网+”、挑战杯等创新创业大赛,在课内课外不断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本期活动主体是两场专题报告,分别是张昌平教授的“一位考古学家看当代社会”专题报告,王少华副教授的“遥感+文化遗产科技成果产业化”专题报告。张老师从“考古学改变人们观念”、“考古学展示人类文明成就”、“考古学揭示文化传统”、“考古学家看当代社会”、“考古学家的未来观”五个方面来介绍考古学所能发挥的作用与意义。张老师还举了“青铜器、水稻种植、热干面、牛奶、性别与分工”等生动的例子,用通俗生动的语言进一步揭示考古学与各种文化现象的关系,以及和空间信息及遥感技术的结合研究与应用。
王老师以目前的“敦煌小冰”、“虚拟展览”为例,让同学们切实感受到“文化遗产+数字科技”的魅力。并且以“瑞鹿云”、“珞图网”两个互联网项目说明武汉大学为云服务方面做出的努力。王老师认为“各个领域都在提数字转型,而在考古方面,我们可以用数字科技,为考古工作提供采集提取、软件平台、信息服务等一体化解决方案”。
沙龙交流活动中,遥感院、弘毅学堂、历史院等学院的同学们提出了多个有意思的问题,包括“遥感技术怎样更好的同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相结合?”,“如何从考古角度看待如何当代内卷化现象?”,“遥感技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方面有何看法?”,“考古实践中使用到很多技术或设备,但出现了使用问题考古人不知道怎么解决怎么办?”等,专家们对同学们的问题都进行了解答和探讨。
在活动现场的一角,同学们还纷纷用虚拟现实设备(VR)亲身体验了“数字敦煌”,戴上一个眼镜,一个敦煌洞窟就栩栩如生的立体展示在眼前,体会到“遥感+文化遗产”的实际应用与价值。
活动最后,遥感信息工程学院龚龑副院长对活动进行了总结,并从学科观、职业观、培养观三个方面对“遥感+”沙龙活动的目的进行了分析,鼓励同学们积极思考与规划。
据悉,遥感信息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成立以来,致力于对大学生参加课外学术科技创新与创业实践活动的推动与指导。遥感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不仅仅为遥感学院师生服务,也积极为兄弟学院提供平台。中心成立的“遥感+”俱乐部的三个关键词是“遥感+”、学科交叉、创新创业。本次“遥感+文化遗产”活动是是第一期,今后持续开展,每期将邀请2-3位跨学科专家、创业导师等与学生交流座谈,探索与遥感结合的创新创业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