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拓展学生国际视野,促进学术交流,2025年8月5日至9日,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组织带领20名本科生赴香港理工大学土地测量及地理资讯学系交流访问。本次交流访问通过学术会议、实验室参访、校园参观及文化交流活动,加强师生学术互动与文化互鉴,深化双方在遥感与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的合作。

8月5日,学院师生前往香港理工大学土地测量与地理资讯学系,与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香港理工大学等学校师生开展交流活动。土地测量与地理资讯学系主任陈武教授介绍了此次交流情况并欢迎三所高校的师生到访,三校老师代表介绍学校和学院情况,学生代表分享校园文化,生活与学习。

香港理工大学土地测量与地理资讯学系徐阳老师作《时空大数据驱动的人类移动行为分析与建模》主题报告,系统展示香港城市空间规划创新实践及交通流量分析模型。王硕老师以香港案例阐释“极端气候事件风险预测”,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可视化70%自然地形与30%建成区的空间交互关系,预警海平面上升及台风对沿海城市的复合威胁。史国强老师分享了遥感技术在地质监测领域的最新突破。


8月6日,学院师生前往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局Geospatial Lab,参观香港特别行政区相关地理空间信息数据的应用及共享情况,实地研讨三维重建、地理信息系统与空间分析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并通过在实验室实地操作相关案例探讨规划建设对周边区域的影响。


8月6日至8日,学院师生参加了全球智慧城市峰会暨第四届城市信息学国际学术会议(GSCS&ICUI2025)。本届大会以“人工智能赋能未来城市”为主题,通过主题演讲、政府论坛、技术创新展及学术研讨等多元形式,深度探讨城市信息学如何从城市科学、城市感知、城市大数据基础设施、城市计算、城市系统与应用维度,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名专家学者、政府官员、行业领袖及创新实践者克服天气挑战,齐聚香江,共商智慧城市发展大计。师生通过多场分会研讨,深入追踪时空人工智能、城市数字孪生等前沿方向。


8月8日,香港理工大学土地测量与地理资讯学系刘志赵教授介绍了土地测量与地理资讯学系的学科建设体系,以博士生培养案例阐释交叉学科人才培育路径,勉励同学们积极进取,并分享了宝贵的人生建议。

在香港理工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史文中教授介绍了香港理工大学潘乐陶慈善基金智慧城市研究院相关情况以及城市信息学的代表性技术与应用、讲解了城市信息学技术的最新进展,展示了城市信息学如何服务智慧城市发展。


此次香港之行,不仅为两校师生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也进一步拓展了学院学生的国际视野,为未来双方在遥感与地理信息领域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