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珈山下,英华璀璨;风云际会,学子争锋。12月18日晚,武汉大学2024年度“十大珞珈风云学子”颁奖晚会举行。校长张平文、校党委副书记屈文谦出席活动,相关职能部门与院系负责人、二十强选手及学生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珞珈风云学子的青春风采。经过推荐、初审、专家评审、学生代表评审以及大众评审线上线下投票等多个环节,我院谱慧麦收团队脱颖而出,获评2024年度十大珞珈风云学子!
校长张平文院士为获奖学生团队颁奖(谱慧麦收团队学生代表王可欣位于左二)
颁奖词:
笃行致远、脚踏实地,他们以遥感科技之力,联结田间麦穗和天上卫星;以鸿鹄高远之志,承载万亩农田与大国梦想。春华秋实,稻香满园,是用智慧耕耘广袤农田的回响;遥感之翼、科技之犁,是将论文扎根祖国大地的初心。用遥感卫星种好中国田是他们不变的承诺,以科技兴农开启新篇章是他们奋进的未来!
团队指导老师巫兆聪教授上台为获奖学生代表赠礼
团队简介:
谱慧麦收团队,立志“用遥感卫星种好中国田”,连续三年在河南省高标准农田开展实验,实地采集大田作物高光谱曲线、叶面积指数、光合有效辐射、二氧化碳、产量等作物生长信息。通过遥感卫星获取大范围作物空间信息,研发了基于作物生长模型的人工智能算法,将作物生长过程数字化,为万亩级农田提供种植生产规划管理服务,授权8项发明专利。团队以小组第一的优异成绩,为武汉大学夺得了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首次金奖,荣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赛金奖。
团队指导老师:
巫兆聪等。
团队成员由我院本研学生组成,名单如下:
饶可奕、李政灿、王可欣、方瑞欣、田思铭、董世鑫、唐佳杰、罗俊涵、林炜华、代志雄、谢楠、巫昶、杜梓玮、邹林芯、王梅岭、张佳丽、傅嘉滢、陈媛媛、丁熠晨、胡成超、宋阳、曹喆、郭哲宇、顾欣烨、徐卫星、程舒鹏、沈世颖、毛月荷、谭寒元、曹嘉恒。
团队指导老师和学生于樱顶合影
团队事迹: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和“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重要指示,2013年国务院批准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农业农村部调动各地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定高标准农田必须集中连片,单个项目规模超过3000亩,土地集中流转,适度规模经营。
作为中国粮食第一大省,河南省在2023年已建成8330万亩高标准农田,占全省耕地76%。谱慧麦收团队深入河南省高标准农田调研发现,高标准农田的耕、种、收已经实现机械化,但是田间巡视和农事管理仍然依赖人力,看不全,管不住。大面积农田的水肥药何时用?用多少?如何科学规划、统一管理才能降本增效、稳产增产?面对高标准农田的管理漏洞,团队决心将科技创新的重点聚焦于卫星遥感技术科学,助力种植管理规模化、数字化。
团队成员走出实验室,扎根麦田,连续三年在高标准农田开展实验,为期数月实地采集大田作物高光谱曲线、叶面积指数、光合有效辐射、二氧化碳、产量等作物生长信息。三年磨练,让不会割麦、搓麦的大学生变为能够手搓200公斤麦子的“新农人”。
团队探索出了一套卫星遥感助力大规模种植的高效农业新范式。通过遥感卫星获取大范围农作物的空间信息,面向大田作物设计了基于作物生长模型的人工智能算法,将作物生长过程数字化,并结合农业经验系统,提供从播种到收割的全程规划管理服务。这一技术使得万亩级大田作物的科学规划与统一管理成为现实,打通了农业生产自动化的最后一个环节,推动了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目前,该技术已通过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合作,成功应用于多片高标准农田。
有了前期实践的积累,团队决定将这一创新技术进一步推广和应用,以期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团队报名参加了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和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赛,双双获得金奖。团队负责人李政灿谈到:“作为农民的儿子,换一种方式种田,让我重新和土地连接,我真的很幸福!我们希望让遥感技术服务于农业现代化等国家重大需求,让更多人了解遥感卫星、使用遥感卫星。”
未来,该团队将继续秉持“遥感之翼,科技之犁”初心,不断优化技术,扩大服务范围,用遥感卫星种好中国田,助力科技兴农开启新篇章!
颁奖典礼现场合影
据悉,“十大珞珈风云学子”至今已经走过十八载,评选出一批又一批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澎湃报国热情、执着科研追求、强烈责任担当的优秀武大学子。本届评选活动中近万名学生参与投票,在全校师生中引起广泛关注,激励着更多武大学子逐梦前行,不负韶华,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