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张静怡、秦平,摄影:张静怡)为了激发高中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勇于创新的科研兴趣和科研热情,武汉大学为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中生量身设计了科普课程《空天探测及相关基础知识》,该课程由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秦昆教授、龚龑教授共同担任课程组负责人。2023年秋季学期首次面向华师一高中生开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影响,目前已连续开设三期,为武汉大学将优质教育资源向高中延伸开展了有益的探索。2025年4月15日,本学期第七讲《摄影测量的遐想》由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袁修孝教授主讲。袁修孝教授是武汉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青年作者最佳论文获得者,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

本次课程围绕航空航天摄影测量的空间信息提取与应用展开。袁修孝教授从基础理论入手,详细讲解了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发展历史和信息处理方法。在应用场景环节,课程不仅聚焦于空间信息测图、自然资源调查、灾害应急响应、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和国防安全等传统领域,还展示了AI辅助的无人自动驾驶、医学智能诊断、动态目标追踪、地外星体深空探测及全球感知等前沿创新成果。课后,华师一同学们纷纷就感兴趣的问题与袁修孝教授进行交流,袁修孝教授也寄语同学们服务国家战略、立志报效祖国。

此次课程立足国家空天信息战略需求,系统构建知识图谱,有效地加深了高中生对摄影测量技术底层逻辑的理解,激发了他们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意识。武汉大学以大学教授领衔、科研反哺教学的创新范式,实现了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有效衔接。
华师一附中刘斌老师、陆智诚老师全程听课,《空天探测及相关基础知识》课程组组长秦昆教授,本学期助教、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本科生张静怡同学积极协助组织了本次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