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明科研方向,点亮精神火炬,传递科学薪火。为帮助研究生新生更好地融入学术环境,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增强家国责任担当。10月16日上午,我院特别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张祖勋教授与我院博士研究生周一博,硕士研究生施昀、曹睿、丁怡彤等研究生代表展开了一次深入且富有启迪意义的面对面交谈。
从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VirtuoZo的开发历程,到云控方法的理论基础及其实现,再到贴近摄影测量技术的实践应用,张院士以亲身经历为脉络讲述了他不断创新的科研之路。
面对同学们提出的“如何应对科研过程中遇到的重大挑战”以及“如何在未知领域开展探索性研究”等问题,张院士讲述了他与老师王之卓先生难忘的故事。20世纪70年代,张院士刚从瑞士回国不久,王之卓先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全数字化自动测图系统的研究方案”构想并成功立项。然而当时条件严重不足,他没有见过计算机就被老师要求编写摄影测量程序。为了更好地开展研究工作,他还专门赶赴香港用三个月的时间学习理论知识。在当时计算机没有显示器、内存仅有64KB,但是一张影像的大小却有256MB的艰难情况下,摸黑做图像处理,花费四个月的时间解决核线排列问题。为了解决影像同名点稳健匹配问题,提出了影像松弛匹配方法,通过对多个备选匹配进行概率松弛选取最可靠匹配点,并且进行了编程实现,使得VirtuoZo系统的影像匹配技术达到全球领先水平,攻克这项关键技术又花费了几年的时间...... 他说:“只有有准备的人,才可能从‘当时不可能’做‘到时可能’之事”。至今,张院士仍然记得王之卓先生给他的教诲:“做事不怕慢,就怕站”。他在访谈中也多次把老师的殷切教诲传递给新一代的遥感学子。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张院士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反复勉励同学们,在潜心科学研究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将科研成果商品化,解决实际问题,在遥感大事业中磨砺真本领。在澳大利亚学者想要购买全数字化自动测图系统软件时,张院士坚持自主知识产权和在大中华地区和日本等地的销售权,实现了我国遥感领域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将遥感影像全数字测量技术的命脉牢牢把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从20世纪70年代张院士赴瑞士东部小镇学习先进技术,到21世纪张院士在中国获合作方赠送的瑞士东部小镇的遥感影像,他带领着他的团队一步步验证着“否定之否定”螺旋式上升的辩证规律,不断前进。
访谈的最后,张院士寄语青年遥感学子:“遥感精神代代传,师生共筑中国梦”,并与学子共勉“平凡是人生的永恒!”。
在这次“我与院士面对面”活动中,同学们通过张院士的一个个小故事,启迪心灵。不仅收获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传承遥感科学家精神,更加深了对“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这一理念的理解与认同。张院士的经历与见解为遥感学子今后的科研之路铺设了坚实的基石,也为学院的学术生态注入了新的活力。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体现了我院在科研人才培养中对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重视,彰显了我院面向国家需求培养世界一流遥感人才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