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由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心理健康协会主办的珞珈书信寄春晖活动,在樱花盛放的时节如约而至。数百名师生于春日暖阳下,手持樱花信笺,让笔尖在晨光中流淌出绵长情思。这场以传统书信为纽带、以武大樱花为灵感的特别企划,恰似一场穿越时空的浪漫对话,在键盘敲击声构筑的现代生活里,重新唤醒"云中谁寄锦书来"的期待与悸动。
当日下午两点,信息学部操场已化身为流动的春日书斋。长桌上整齐码放着素白信纸,明信片、彩笔、信封与樱花标本整齐摆放,吸引了众多师生驻足。参与者们伏案执笔,将心底的感恩、思念与祝福化作文字,和着嵌入的樱花标本,让武汉大学春日的芬芳随信件一同远行。志愿者们在现场耐心讲解邮票知识和规范的寄信格式,以保证信件顺利地寄出。一些前来旁观的小朋友在志愿者的指导下,也拿起笔尝试用正式书信向长辈表达感恩。

活动结束后,心协的成员们迅速投入收尾工作,仔细核对每封信件的信息和邮资。本次活动共收到线上线下信件200余封,已寄往全国各地,每一封都承载着真挚的情感:给身边朋友的感谢、给父母长辈的祝福、给外地同学的牵挂......。日前,我们已陆续收到各地收件人的反馈,也在此提醒参与活动的师生可以联系收件人关注附近收发室,及时收取信件。
参与活动的张同学感慨:“给高中同桌寄了信,写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有些话微信里根本说不出口。希望他收到后别笑我矫情。”
小李小朋友开心地对心协的姐姐们说:“我要给奶奶写信,告诉她我很想她,希望奶奶明年能来武大看樱花!”
学院学生心理健康协会指导老师王康反馈说到:“在活动现场看到了一些平时性格内向的同学安静地坐在桌旁写信,这种不强制社交却能自然表达情感的形式,或许正是他们需要的,这也是活动的意义所在。”

在数字化沟通主导的当下,活动通过传统手写信件,为师生搭建了一个低压力、高自由度的表达空间,提供了一种情感疗愈、文化传承、心理健康支持的三维解决方案。无论是性格内向的学生、忙于教学的教职工,还是羞于当面表白的年轻人,都能在书写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沟通节奏。在快节奏社会中,真诚的表达与细腻的关怀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力量,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心理健康协会也将继续深耕情感联结与心理健康服务,在每年樱花盛开的时节,让珞珈的温暖随信笺启航。